技術專欄
-
技術專欄
農業綠循環!牛糞再利用成仙草育苗介質 降低成本穩定品質
資料來源:食力FoodNEXT。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簡稱桃園場)利用椰纖及牛糞等農業資源副產物,調配仙草扦插用育苗介質,可使仙草穴盤苗葉片數及苗株乾重顯著高於既有市售介質,而介質成本則較市售者降低38%~75%,有助於育苗業者生產優質強健仙草苗,並降低生產成本。 …
-
技術專欄
興大研究登英國際期刊 台灣香檬可調節焦慮症狀
資料來源:中興大學循環經濟研究學院(另開新視窗)稿源:中興大學循環經濟研究學院 國立中興大學循環經濟研究學院長王升陽特聘教授所領導的研發團隊,發現台灣香檬可透過腸-腦軸線調節受慢性輕度壓力誘發的憂鬱焦…
-
技術專欄
全球減碳排的基盤 有機廢棄物處理
資料來源:農傳媒-豐年雜誌。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自1992年創立以來,歷經30年,雖有多年來的努力但也被批評進展緩慢,難達成應有的進度及目標,因為近年來大氣的二氧化碳濃度仍繼續上升,1995年COP1(第一屆COP)時為360.97ppm,到2022年COP27時已達417.20ppm,難見減緩跡象。造成二氧化碳濃度上升的原因很多,但讓人擔憂的是要如何加強拯救碳排問題才是重點,值得關切。本文期盼藉由提出有機廢棄物處理的角度,來協助解決全球碳排問題,以拋磚引玉的心情,尋求強化多元減碳排的方案。…
-
技術專欄
檸檬果渣再利用 降低飼料成本、進口依賴及碳排
資料來源:中央社。畜產試驗所持續發展循環農業,將農業副產物檸檬果渣經處理再利用,供泌乳牛羊食用,不影響其生長及乳量,並可取代2成芻料原料使用量,進而降低飼料成本、進口依賴及碳排。▴因應氣候…
-
技術專欄
循環經濟再添一筆! 鳳梨葉、甘蔗渣變身多功能地膜
資料來源:TVBS新聞。農田覆蓋地膜,能維持土壤溫度與濕度,抑制雜草、減少農藥使用,全球地膜市場龐大,2020年總市值達35億美元,2027年預計成長到58億美元。但傳統塑膠地膜對環境有害…
-
技術專欄
台中農改場開發枝條腐化菌 期達淨零減排循環加值
資料來源:中華日報。為讓果木枝條循環加值運用,台中區農業改良場開發枝條腐化菌,先以轄內重要的葡萄產業進行示範,已建立葡萄修剪枝條現地處理模式,將葡萄枝條經粉碎後再添加木…
-
技術專欄
農業剩餘資源專欄(3)──農業剩餘資源交換的重要性
農業為促進循環經濟的主要核心之一,提升農業及食品產業的競爭力與企業形象儼然成為各國重要的跨領域產業政策。在循環經濟中,每一份資源及剩餘資源都該被妥善利用,以最具價值的方式循環再生,發揮更高的效益。透過…
-
技術專欄
農業剩餘資源專欄(2)──我國循環經濟應用於農業
農業大多仰賴自然資源進行農業生產,利用陽光、空氣、土壤、水分、養分等產出的農作物或畜產品提供給人類畜牧使用後, 無法被使用的剩餘部分則被稱為「農業廢棄物」如果皮、鳳梨葉、稻稈、玉米桿、茶咖啡渣、蔗渣、稻穀、米糠、粕類、菇蕈生產後之太空包、 動物糞便、蝦蟹蚵殼、魚鱗、動物內臟、血水與殘體等,而這些「農業廢棄物」並非真正字面上的廢棄,其實是被錯置的「農業剩餘資源」, 擁有豐富經濟價值及營養成份的「農業剩餘資源」經過循環技術轉換為資產,透過產銷供應整合,繼續獲得經濟效益,不僅可以減少農民對剩餘資源處置問題還可降低資源浪費進而保護生態,也能促進台灣農業的永續發展。…
-
技術專欄
農業剩餘資源專欄(1)──循環經濟與循環農業
隨著全球人口增加、高度都市化、供應鏈全球化以及氣候變遷、自然生態惡化等因素,人類對食物、能源和水的需求不斷增加,然而地球的資源是有限且珍貴的, 長期消耗下將造成了天然資源過度開發導致衰竭不足。瑞典斯德哥爾摩復原力中心(StockholmResilience Center)提出環境永續指標評估, 研究認為地球在多項指標已超過地球可負荷的限制,尤其生物多樣性、氮磷循環、新物質引進(塑膠、殺蟲劑等)已到超過高風險值。 因此,改善現在的經濟消費模式已經國際間的共識,因地球資源有限,人類必須要回到自己在生態系統循環中,進行物質回收再生產,此為循環經濟的原始概念。 為減少資源浪費,提高回收再利用效率,方可讓環境與經濟可以永續循環,因此「循環經濟模式」成了世界各國,同時也是我國所積極探索發展的經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