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11/11/22 平臺推廣工作坊-農業剩餘資源跨域應用於建材 - 農業剩餘資源資訊平臺 活動報名系統

:::

111/11/22 平臺推廣工作坊-農業剩餘資源跨域應用於建材

農業剩餘資源資訊平臺舉辦媒合系列活動,繼「鳳梨葉與纖維」後,本次活動將以「建材」為主題!! 農業剩餘資材具可再生特質,應用於建材不僅跨領域創造新的可行性,更透過研發本土建材降低進口原料倚賴,藉此產學研共同交流良機,導入市場所需的規格,使農業剩餘資源導入建材營造產業鏈。 我國綠建材制度於2004年正式上路,依據建材的生命週期:「資源採取、製造、使用、修繕廢棄與再生」,以「健康、生態、再生及高性能」等四大類評定基準,農業剩餘資源種類多元,是生生不息無匱乏危機之天然材料,具有低加工、低耗能等特質,與生態綠建材的理念相符合。 除了產業標準之外,我國建材的研發量能亮眼,北科大建築系教授邵文政、材資系教授鄭大偉及助理教授李韋皞共同研發,以無機聚合技術打造「無機聚合高壓貝殼磚」,2022年9月更獲得國際知名的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簡稱C2C)認證,我國每年約產生10萬噸廢棄蚵殼將成為建材新選擇。

農業剩餘資源資訊平臺技術媒合工作坊-農業剩餘資源跨域應用於建材舉辦於111年11月22日,假集思台中新烏日會議中心進行實體會議,本次共計35名人次參與活動。
第一部分以循環永續產品之標準—以綠建材標章為例,由台灣建築中心李明賢博士講解綠建材推動歷程、標章介紹、評定作業流程與時程管控、諮詢服務、後市場追蹤作業、政策配套與辦理績效等7章節。
第二部分由臺北科技大學資源工程研究所李韋皞助理教授分享無機聚合技術應用於農業剩餘資源,無機聚合技術可視為膠結材料之一,農業剩餘資源如竹木屑、稻稈、蚵殼及廢棄漁網等,均可作為充填料或提供良好並健康的性能。比起一般的水泥原料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0.93ton CO2/噸熟料),無機聚合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較低(0.1282 CO2/m3)可取代水泥,相當於是綠色混凝土。

藉由活動後滿意度調查回卷,活動參與者均認同本次活動有助於其研究推動方向。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執行單位: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七所